中国古代的旱作农业思想理念与实践经验

关键词:     2036-01-01 00:02:07           浏览数:

中国古代的旱作农业思想理念与实践经验

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院长    林琪


        面对干旱的威胁,人们通过两条途径抗旱:一是兴办水利,扩大灌溉面积;二是发展旱作农业,具体而言就是在干旱﹑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等地区,即在年降水量200~600 mm之间的地区,不靠灌溉而采用一系列抗旱农业技术进行生产的雨养农业。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,灌溉面积的继续扩大已经接近极限,现在,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旱地增产技术的改进。各地的生产实践表明,我国旱作农业有巨大增产潜力。
        干旱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最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,早在4000年以前,干旱就曾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。据历史记载,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,发生旱灾1056次,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。殷墟出土的10万件甲骨文就有数千件关于求雨的记载,反映了干旱是当时农业生产上一个严重的问题。我国古代的经典名著《孟子》、《礼记》、《齐民要术》等,都对我国古代旱作农业技术的发展记载颇丰。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许多旱作农业措施,在当今的旱作农业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一、多样性耕地措施,重在蓄水保墒。

        (一)根据地势高低,土壤情况进行精耕细作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讲“观其地势,干湿得所。凡秋收了,先耕荞麦地,次耕余地。务遣深细,不得趁多。看干湿随时盖摩着切。见世人种了,仰看土块并待孟春盖,苦冬乏冰雪,连夏亢阳,徒道秋耕不堪下种。无问耕得多少,皆须旋盖摩如法”。这里讲的就是“ 观察地势高低和土地干湿程度,秋收后先把准备种荞麦的地耕了,再耕其余的田地。要耕得深些、细些,不要图快、贪多。按其干湿程度随时用耙耪将士块弄碎耪平。我看到一般人耕地后,总是仰着土块暴露着,等到第二年春天才耙耪,这样如遇到冬旱,又连夏旱天热,那就休怪秋耕后无法播种了。因此,不管耕地多少,都要随时耙耧,才能保墒。”
        “自地亢后,住所耕地随向盖之。待一段总转了,即横盖遍。计正月二月两个月又转一遍。然后看地宜纳粟。先种黑地,微带下地,即种糙种。然后种高壤白地。其白地,候寒食后榆荚盛时纳种。以次种大豆、油麻等田。然后转所粪得地耕五六遍,每耕‘遍盖两遍,最后盖三遍。还纵横盖之。候昏房、心中,下黍种,无问。”也是讲的古人的耕种之法,指的是“等地干后,凡耕过的地,要顺着耕地的方向将地耙耧平,当一段地都耙楼过后,再横向耙耧—次,到正月和二月内,再翻转—次,然后察看田地适合种何作物。种谷子,先种黑地。较低而肥沃的,就种“糙种”。之后种地势高的白地。那些白地,要等清明前后榆树钱盛长时下种。其次种大豆、脂麻等。再后把上过粪的田地翻拼五六次,每耕一次,要耙耧两次,最后的一次耕后要耙耧三次。在耙耧时要横一次、纵一次地轮流更换着方向。等到黄昏时房、心星尽正在天空当中时,黍就可下种,不必多虑。
        (二)根据季节时间合理科学选择耕种方式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中讲“凡秋耕欲深,春夏欲浅;犁欲廉,劳欲再。犁廉耕细,牛复不疲;再劳地熟,旱亦保泽也。秋耕掩青者为上。比至冬月,青草复生者,其美与小豆同也。初耕欲深,转地欲浅。耕不深,地不熟;转不浅,动生土也。菅茅之地,宜纵牛羊践之,践则根浮,七月耕之则死。非七月,复生矣。” “秋天耕地,犁下去要深:春夏要浅。犁条要狭窄,要耮两遍。犁条窄,耕得细,牛也不疲劳。耮两遍,促使地变熟,天旱也能保住土壤水分。秋耕要把草埋在地里最好,第一次耕要深,再耕要浅。(第一次耕不深,地就不会熟.再耕时不浅一些.就会把生土翻上来。) 长着茅草的地要让牛羊在地里践踏,践踏后草根就会漏在外面,到七月里翻耕就会枯死。不再七月里翻耕仍然会复活。”
        “春气未通,则土历适。不保泽,终岁不宜稼.非粪不解。慎无早耕,须草生。至可种时有雨,即种土相亲”。苗独生,草秽烂,皆成良田。此一耕而当五也。不如此而早耕,块硬,甫秽同孔出,不可锄治,反为败田。秋无雨而耕,绝土气,土坚培,名曰“腊(xi)”田;及盛冬耕,泄阴气,土枯燥,名曰“脯”田。脯田与腊田皆伤田,二岁不起稼,则一岁休之。”就是说“在春气未通时就耕,会使土壤燥散无团粒,不保墒,终年不宜耕种,除非多施粪肥才能改善。因此切勿过早耕地,必须等列春草长出后才能耕。这样,到适于下种时有雨,种子与土粒就能互相紧密接触。此时只有种子发芽长了秧苗,而杂草因耕地翻入土而烂掉,滋养田地了。用这样方法耕耘,耕一次顶五次。否则,耕地过早,土就会结成硬块,使谷苗和杂革相伴发芽出土,因无法锄治,而成为坏田。到了秋季不等到降雨就耕田,因为断绝了土气,损失了大量的墒,使土成硬块,叫做“腊田”;而在严冬时耕田,因泄了阴气(墒),使土枯燥,叫做‘脯圃’。脯田和腊xi(干硬、枯瘦之田)都伤害土质,以至两年内庄稼部长不好,只得停种—年,使它休息,才能得以恢复。
        (三)实现松土硬土间的转换耕地方式
        “春地气通,可耕坚硬强地黑垆上。辄平摩其块以生草。草生,复耕之,天有小雨,复耕和之,勿令有块以待时。所谓强土而弱之也;杏始华荣,辄耕轻土弱土,望卉花落,复耕,耕者蔺之。草生,有雨泽,耕,重蔺之。土甚轻者,以牛羊践之,如此则土强。此谓弱土而强之也”就是指“春季,地气通广,可先耕粘上地,如黑垆土。耕后就耙平土地,使其生长杂草。草耕后在耕,如有小雨,复再耕,不要让土壤结块,并防止草复活。这样,待适时,就可播种。这就是所说的,要把干硬的土块变成松软的土壤;等到杏花落时再耕,耕后用石辐压实。杂草长出后,如有雨,再耕,并再用石辊压实。若是极松散的土壤,要放牛羊在上面践踏,这样,土会实范些。这就是所说的要把松散的土变成较硬的土。”
        (四)牛力不足时的耕地方式
        “凡秋收之后,牛力弱,未及即秋耕者,谷、黍、粱、穄(ji)子之下,即移赢速锋之,地恒润泽而不坚硬。乃至冬初,常得耕芳,不患枯旱。若牛力少者,但九月十月一劳之,至春种亦得。”讲的是“ 秋天收割后,如果牛力不够用,来不及秋耕的,让谷子、黍于、穄(ji)子、粱米的底茬留下来,地就会变干燥瘠薄。赶快用人力将底茬锋掉,地就可以保持润泽而不坚硬;等到冬初,再来耕,还不会枯燥干旱。如果牛力还是少,就在九月或十月耪一遍,到春天再点播,也还可以。”
        (五)具体的作物的耕种方式
         古人不仅对耕地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耕作保墒之法,而且对于具体的作物的耕种之法,古人也有研究,如对小麦的耕作也有详尽的记载“凡种小麦地,以五月内耕一遍,看干湿转之,耕三遍为度。亦秋社后即种。至春,能锄得两遍最好。”就是说“ 凡种小麦的地,要在五月里耕一遍,在干湿适度时再翻一次,耕三次就行了。在立秋后的四五十天以后就下种。等到来年春天,能锄两次最好。”
        由此可见,古人对发展旱作农业已经有了适时耕地整地,按法耕地,适期耙耪,积水保墒的农事操作经验了。[page]

二、培肥地力,提高土壤生产能力

        (一)施用粪肥,提高地力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中载“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,即须加类类之。以田粪法计小亩亩别用五车,汁粪得六亩。匀摊耕盖着,未须转起。自地亢后,住所耕地随向盖之。待一段总转了,即横盖遍。计正月二月两个月又转一遍。”就是说“田地总是有肥有疲,必须上粪施肥。用踏粪法每一小亩用五车粪,可以粪六亩地。只要把粪土摊匀略耕覆盖即可,不必翻转田土,等地干后,凡耕过的地,要顺着耕地的方向将地耙楼平,当一段地都耙楼过后,再横向耙搂—次,到正月和二月内,再翻。
        (二)利用豆科植物固氮蓄肥养地,提高地力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“几美田之法,绿豆为上,小豆、胡麻次之。悉皆五、六月中密种,七月八月犁掩杀之。为春谷田,则亩收十石,其美与蚕矢、熟粪同。  秋耕,陷青者为上。”就是说“ 肥田的方法,种绿豆最好,其次是小豆和胡麻。都在五、六月里撤播,七、八月用犁款翻到地里。第二年春天种谷子,每亩可以收十石,就和施了蚕粪、熟粪一样肥美。秋天耕地,以把青草耕翻到地里去的为最好。”足见古人已有利用豆科植物固氮蓄肥养地,腐熟秸秆提高地力的研究。

三、适时安排农事,提高产量

        《孟子》中云:“不违农时,谷可不胜食”。就是说“不违背农作的时令,粮食可以吃不完。” ;《礼记·月令》曰:“仲秋之月,乃劝人种麦,无或失时,其有失时,行罪无疑。”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,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了适时农作,不误农时的重要性了。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载:“凡耕之本,在于趣时,和土务粪泽,早锄,早获。”就是说“耕种的根本,在于抓住农时,松和土壤,着重施肥和灌水保墒,尽可能早锄早收。”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中载“看地宜纳粟。先种黑地,微带下地,即种糙种。然后种高壤白地。其白地,候寒食后榆荚盛时纳种。以次种大豆、油麻等田”、“候昏房、心中,下黍种,无问。”就是讲“然后察看田地适合种何作物。种谷子,先种黑地。较低而肥沃的,就种“糙种”。之后种地势高的白地。那些白地,要等清明前后榆树钱盛长时下种。其次种大豆、脂麻等。”“等到黄昏时房、心星尽正在天空当中时,黍就可下种,不必多虑。”
        “ 凡春种欲深,宜曳重挞,夏种欲浅,直置自生。凡种谷,雨后为洼。遇小雨宜接湿种,遇大雨待秽生;春若遇旱,秋耕之地,得仰垄待雨;夏若仰垄,非直荡汰不生,兼与草秽俱出。凡田欲早晚相杂。有闰之岁.节气近后,宜晚田,然大率欲早,早田倍多于晚。”就是说“春季播种要深些,要拖“重挞”;夏季播种要浅些,听其自然就会发芽。种谷最好在雨后。遇小雨要趁湿下种,遇大雨就要等草发芽锄地灭草后才种;在去年秋季耕过的地,不必耙,可仰着土块等雨,在夏季耕过的地,如果也是仰着土块等雨,不但种子会被水冲走,不易发芽,同时使谷苗和杂草在一处出土,没法锄治。谷田里应将早晚品种各种一些。有闰月的年份。节气要靠后些,宜于晚种,但一般还是早种好,早种的要比晚种产量高”
        《氾胜之书》曰:“凡田有六道,麦为首种。种麦得时,无不善。夏至后七十日,可种宿麦。早种则虫而有节;晚种则穗小而少实。”可见适时播种对小麦防治病虫害,增加产量都有重要重要作用。
古人对于作物的适宜种植时间就已经有防治病虫害,提高产量具体的记载了。

四、划锄镇压,保苗促丰产

        《氾胜之书》中载“冬雨雪止,以物辄蔺麦上,掩其雪.勿令从风飞去,后雪,复如此,麦耐旱,多实。春冻解耕和土,种旋麦。麦生根茂盛,莽锄如宿麦。”氾胜之区种麦:“区大小如中农夫区。禾收,区种。凡种亩用子二升,覆土厚二寸,以足践之,令种土相亲,麦生根成,锄区间秋草。缘以棘柴律土壅(yong,覆)麦根。秋旱则以桑落叶时浇之;秋雨泽适,勿浇之。春冻解,柴棘律之,突绝去其枯叶。区间草生,锄之。至五月收,区一亩得百石以上,十亩得千石以上。”就是指“ 冬季雨雪停止后,要用辊子立即在麦苗上辊压,把雪埋在土里,不让雪随风飞去。以后有雪,都要这样压。这样就能耐早而增产。春季解冻后,土地耕细,可种春麦麦发芽根茂盛时,就要根锄,和冬麦的管理是一样的。氾胜之区种麦法:“区的大小,照中农夫区,谷子收割后就区种麦。种一亩用种子—二升,覆土厚二寸,用脚踩实,使麦种和土粒紧密接触。麦发芽,长成后即锄去区间的杂草,沿着区边用酸枣柴耧土陪麦根。秋旱则于桑落叶时浇麦;秋有雨,地里墒情好就不必浇。春季开冻后,用酸枣柴拖拉去掉枯麦叶。有草即锄。到五月收麦,区田一亩能收一百石多,十亩能收一干石以上。”这是古人利用镇压与划锄技术促进小麦增产增收的实践。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种谷》中“良田率一赤留一科,薄地寻垅蹑之。苗出垄则深锄,锄不厌数(shuo),周而复始,勿以无草而暂停。” 是说“ 好田定苗的标准是一尺留一株。瘦薄的田,下种后要沿着地垄用脚踩实。苗的高度冒出地垄时要深锄,锄地不嫌次数多,一区一区地锄遍了,还要接着从头再锄,不要以为没有草就停锄。春天锄为了疏土,夏锄为了除草,所以春锄不能在地湿时进行。六月后即使地湿亦无妨。”[page]

五、旱地区田法及覆盖技术

        (一)旱地区田法
        《氾胜之书》区种法曰:“汤有旱灾,伊尹作为区田,教民粪种,负水浇稼。区田以粪气为美,非必须良田也。诸山、陵、近邑高危倾扳及丘、城上,皆可为区田。区田不耕旁地,庶尽地力。凡区种不先治地,便荒地为之。”指的是“汤代有旱灾,伊尹创作‘区田’,教导人民施肥耕种及担水挠庄稼。区田全靠施肥,不—定要好田。凡是山陵、近城高地、斜坡地、土堆上都可以做区田。区田不在耕种旁边的土地,才能充分发挥区内的地力。风是种区田,不须先耕地,是直接在荒地种植的。”
        (二)旱地区覆盖技术
        氾胜之区种麦:“区大小如中农夫区。禾收,区种。凡种亩用子二升,覆土厚二寸,以足践之,令种土相亲,麦生根成,锄区间秋草。缘以棘柴律土壅(yong,覆)麦根。秋旱则以桑落叶时浇之;秋雨泽适,勿浇之。春冻解,柴棘律之,突绝去其枯叶。区间草生,锄之。至五月收,区一亩得百石以上,十亩得千石以上。”就是指“ 冬季雨雪停止后,要用辊子立即在麦苗上辊压,把雪埋在土里,不让雪随风飞去。以后有雪,都要这样压。这样就能耐早而增产。春季解冻后,土地耕细,可种春麦麦发芽根茂盛时,就要根锄,和冬麦的管理是一样的。氾胜之区种麦法:“区的大小,照中农夫区,谷子收割后就区种麦。种一亩用种子—二升,覆土厚二寸,用脚踩实,使麦种和土粒紧密接触。麦发芽,长成后即锄去区间的杂草,沿着区边用酸枣柴耧土陪麦根。秋旱则于桑落叶时浇麦;秋有雨,地里墒情好就不必浇。春季开冻后,用酸枣柴拖拉去掉枯麦叶。有草即锄。到五月收麦,区田一亩能收一百石多,十亩能收一干石以上。”这是古人利用镇压划锄技术及冬前覆根促进小麦增产增收的实践。

六、旱作农业的种子处理技术

        (一)种子的精细收获技术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收种》:“种伤湿郁热则生虫也。取麦种:候熟可获,择穗大强者斩,立场中之高燥处,曝使极燥。无令有白鱼,有辄扬治之。取干艾杂藏之,麦一石,艾一把。藏以瓦器、竹器。顺时种之,则收常倍。取禾种:择高大者,斩一节下,把悬高燥处,苗则不败。” 就是指 “种子受了潮湿或闷热,就会生虫子。采麦种的方法:等麦熟收割时,挑选大而强壮的穗,剖下、扎成小捆.直立在场地的高而干燥处,晒透。要避免使它蛀虫;如果发现已经生虫子了,要立即去掉。然后掺入干艾收藏。麦种一石,用艾一把,藏在瓦器或竹器内。这样,适时下种,收成会成倍增加。采谷种的方法;挑选株杆高大的,将其第一节连穗斩下,扎成小把,悬挂高而干燥处。这样的种子长出的苗是不会差的。”
        (二)充分利用磷元素,增加土壤磷素,提高耐旱性的浸种技术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种谷》载“薄田不能粪者,以原蚕矢杂禾种种之,则禾不虫。“又取马骨一石,以水三石,煮之三沸,去滓,以汁渍附子五玫,三四日去附子,以汁和蚕矢、羊矢各等分,搅也如稠粥。先种二十日时,以溲(sou 浸没)种,如麦饭状。常天旱燥时溲之,立干。薄布数挠,令易干。明日复溲,天阴雨则勿溲。六七溲而止。观曝谨藏,勿令复湿。至可种时,以余汁溲而种之,则禾稼不蝗、虫。无马骨亦可用雪汁。雪汁者,五谷之精也,使稼耐旱。常以冬藏雪汁器盛,埋于地中。治种如此,则收常倍。”
        就是介绍了一种拌种浸种方法:“田薄地以致不能上粪的,用蚕粪和在谷种里下种,谷子就没有虫害。又可取磨碎的马骨一石,加水三石,煮沸三次,滤去渣滓,取去清汁浸泡附子(一种中药材)五粒,浸二四日后,捞去附子,把汁和上蚕粪、羊粪各同量,充分搅拌,使调和成浓厚的粥样。在播种前的二十天,用此来拌种,使其成麦饭的样子。在一般干燥的天气时拌种,很快就能千燥。否则就要薄薄地摊开,不断搅拌,促其干燥。第二天再这样搅拌一次,如阴雨天就不能浸种。搅拌六七次就停止。搅拌过的种子,要晒干封藏,不要使其再受潮湿。到播种时,再把所余的骨汁搅拌谷种后播种,这样的庄稼就不会有蝗虫和别的虫害。没有马骨也可以用雪水。雪水是五谷的精华,能使庆稼耐旱。经常于冬季收藏雪水,盛陶器内藏在地下备用。这样处理种子,收成常可加倍。”这是古人充分利用磷元素,增加土壤磷素,提高耐旱性的浸种技术。

七、旱作农业的轮作理念
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讲“每年一易,必莫频种。其杂田地,即是来年谷资。”就是指(谷子地)每年要更换一次,一定不能连种。这样其他杂项作物的地,就可以作为明年的谷田。

八、发展旱作农业,重视机械应用

        《齐民要术·杂说》讲“欲善其事,先利其器。悦以使人,人忘其劳。且须调习器械,务令快利;抹饲牛畜,事须肥健。抚恤其人,常遣欢悦。讲的是“要想把农活做好,必须先把农具修理好。和颜悦色地与劳动中的农民进行交往,农民就不会感到很疲劳。还要把器械调整好,使其锋利、灵活,并进行操作练习。要用清洁的草料喂好牛和其他家畜,使其保持健壮。应当关心民众生活,使其心情舒畅。”这不仅体现了古人重视旱作农业机械应用问题,还蕴含着古人追求和谐共生的思想。
       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,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中积累无数的宝贵经验,形成了难以详尽的农业实践技术,值得我们去学习,借鉴,这对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,尤其是发展旱作农业,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。

编辑:qinmin

Baidu
sogou